目录
德育与管理
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刘红霞;3-4
融入生涯发展启蒙的青少年理想教育探索潘姝琴;5-6语文课堂
教学整合,有效落实“快乐读书吧”的教学目标阮雪钗;7-8
探寻小学阅读教学的对接点王静兰;9-10
关于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初步探究林祥勇;11-12
“观察日记”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陈飞秋;13-14
在群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魏铭佳;林朝顺;15-16
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高庆献;17-18
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项小梅;19-20
平板电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黎锋;21-22
基于交际语境的高中时评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吴国珠;23-24
批注式阅读法让语文课堂绽放思想碰撞的火花刘明乐;25-26
借比较阅读之策 促深度学习之效杨惠玉;27-28
“扎根”教材 “花开”群文——以教材为依托开展“1+N”群文阅读的探索刘群英;29-30
读写结合,提高小学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的质量王丽金;31-32
真实之美,行文之美,辞令之美——从写作特色角度解读《林黛玉进贾府》的美学价值杨海凤;33-34
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文凤军;35-36
小学生活化习作指导“三部曲”林斯雅;37-38
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钱金枝;39-40
关于语文作业设计落实语文要素训练的研究陈剑华;41-42
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黄幼玉;43-44
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——以《论语》阅读为例于静;45-46数学探究
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建模能力培养之道陈国鸿;47-48
运用数据分析观念促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罗晓燕;49-50
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郑双;51-52
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应对策略赵俊生;53-54
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王少芳;55-56
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素养的培养路径——以“鸽巢问题”教学为例郑兰兰;57-58外语教研
以问题设计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骆金姬;59-60
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探微王群;61-62
“互联网+”,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神器郑媛萍;63-64学科综合
促进政治认同的课堂样态——以“基本政治制度”为例李汪;65-66
加强法治教育,培养法治意识——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陈丽君;67-68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策略探究——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施彩虹;69-70
深度学习视域下议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——以高三政治一轮复习“文化创新”为例陈华;71-72
核心素养背景下发展小学生力量素质教学策略林忠庆;73-74
教学信息化趋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变革与思考许林民;75-76
新课标下提高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苏丽霞;77-78
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蒲国权;79-80
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余婷;81-82
新媒体在小学高年级音乐创编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曾宓;83-84
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刘育明;85-86
提升初中篮球基本训练的效率和质量的探索赵栋;87-88
活用微课,助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陶新艳;89-90
STEAM教育理念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转变探索黄萍;91-92
让德育之花在科学课堂中绚丽绽放周忠文;93-94
STEM教育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钟秀娣;95-96
小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及实践方式陆璐;97-98
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苏宁波;99-100
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链设计例谈隆固妹;101-102
农村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陈友金;陈远志;103-104幼教特教
幼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江苏平;105-106
支持幼儿游戏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王莉;107-108
大班户外建构游戏材料投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刘丽英;109-110
运动器械“一物多玩”,促进幼儿体能发展——以“一物多玩”玩转轮胎为例罗燕;111-112
“两观察两对照三反思”在大班幼儿建构作品评价中的运用——大班幼儿建构作品评价中的运用韩霞;113-114
浅谈大班幼儿冬季“水浴”锻炼的科学组织钟秋萍;115-116
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物质环境创设研究杨梦露;117-118
高校附属幼儿园综合实践课程的实验研究许春萍;119-120教师发展
乡村学术型教师的培养策略柴博慧;121-122
教研组建设:从自发到自觉——以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语文教研组为例吴聪娣;123-124专业领航
桥隧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王其昂;刘书奎;柳志军;王迎超;125-126
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研究吴晓娟;127-128
封面人物1
转益多师是吾师——在新时代中奋进的祁阳县教师进修学校董旭辉;2
构建和谐校园,彰显文明之风左爱华;129-130